100MWBIPV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MWBIPV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5
一、项目名称    5
二、项目背景    5
三、项目概况    7
1、项目位置    7
2、项目建设内容    8
3、项目建设计划    8
4、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8
四、项目建设单位    8
五、编制依据    8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
第二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0
一、项目选址及建设范围    10
1、选址原则    10
2、选址位置    10
二、项目建设条件    11
1、自然条件    11
2、经济条件    13
3、区域交通    13
4、站址条件    13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6
1、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    16
2、项目建设是落实政府相关规划,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要    16
3、项目建设是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17
第四章  分布式光伏产业市场分析    19
一、产业现状    19
1、我国光伏发电资源可开发和技术可开发潜力    19
2、我国分布式光伏技术可开发潜力    20
二、发展趋势    21
第五章  技术方案    24
一、技术方案选择    24
1、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方式的选择    24
2、光伏发电系统的构件选择    25
二、工艺流程    27
三、主要设备选型    29
1、多晶硅电池    29
2、逆变器选型及参数    31
3、光伏阵列及倾角设计    32
4、发电量测算    35
5、电气部分    37
四、主要设备清单    42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44
一、设计规范和标准    44
二、建筑部分    44
三、结构部分    44
(1)电气室、继保室    44
(2)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撑结构基础    45
四、暖通空调方案    45
第七章  项目管理    46
一、项目建设期管理    46
1、组织管理原则    46
2、管理机构设置    46
3、项目管理    47
4、资金管理    48
5、工程管理    48
二、项目运营期管理    50
1、组织机构    51
2、人力资源配置    52
第八章  建设计划及项目进度管理    55
一、工程进度内容    55
二、项目进度计划    55
三、项目进度措施    55
第九章  招投标管理    57
一、招投标范围    57
二、工程招标    57
三、保障措施    58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    59
一、编制目的、原则和重点    59
二、编制依据    59
三、环境控制目标    59
四、建设期污染源分析    60
1、扬尘    60
2、噪声污染    60
3、水质污染    61
4、固体废物    61
五、环境保护措施    61
1、扬尘    61
2、噪声污染防治    62
3、水质污染防治    63
4、固体废物防治    63
第十一章  节能    65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65
二、项目能源供应状况及能耗需求    65
1、项目耗能状况    65
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    66
三、节能措施    66
1、电气节能措施    66
2、能源计量    66
3、能源管理措施    67
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与消防    69
一、劳动安全与防疫    69
1、编制目的、原则与重点    69
2、编制依据    69
3、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69
4、劳动安全主要措施    71
(1)施工期    71
(2)运营期    75
5、卫生防疫与职业病防护    76
(1)施工期    76
(2)运营期    77
二、消防    77
1、编制依据    77
2、工程概况    78
3、消防措施    78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0
一、投资估算依据    80
二、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80
三、总投资估算结果    81
四、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84
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评价    85
一、数据预测的前提假设及评价    85
二、项目收益预测评价    85
1、项目收入    85
2、项目总成本    89
三、财务营力能力分析    92
五、不确定性分析    96
六、总体评价    97
第十五章  经济影响分析及社会评价    98
一、经济影响分析    98
1、项目建设符合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方向    98
2、项目建设是促进地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    98
3、项目建设是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需要    98
二、社会评价    99
1、评价目的    99
2、评价原则和方法    99
3、社会影响分析    99
4、社会相互适应性分析    101
5、社会风险分析    102
6、社会评价结论    102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103

成功案例

版权所有:中和融泰(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